“筑梦・交职”——聚焦那些默默耕耘的教师团队。
他们是课堂上的“引航灯”,用专业点亮知识航向;是实验室里的“攻坚者”,以钻研突破技术壁垒;更是成长路上的“同行者”,用热忱托举学子梦想。
从教学创新到科研突破,从技能传承到育人故事,我们将带你走进这些团队,看他们如何以匠心筑梦,用合力扬帆,在交通职教沃土上,书写“传帮带”的薪火篇章。
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
教师团队
在学校,活跃着一支以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为魂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——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团队。他们由“双带头人”李勇同志领航,20名骨干教师深耕职教多年,致力于汽车领域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,将职教报国的赤诚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。团队历经国家优质校、品牌专业群及“双高计划”高水平专业群淬炼,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、技艺精湛、勇于担当的职教铁军。
团队带头人:李勇
团队成员:王树梁、刘小莉、刘媛媛、张力、于晓英、杨效军、刘本超、付舒、房伟萍、张宏坤、高连江、王磊、黄婷婷
心有大我耕职教,志诚报国铸师魂
立德树人,志诚报国铸师魂。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学团队建设的首位,通过“日常中守师德、教学中见师德、教改中显师德、教研中扬师德、服务中传师德”,将师德规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。团队孕育出“职业 专业 敬业 乐业”团队文化,打造了“红心向党、倾情职教”党建品牌,入选全国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,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、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员先锋岗,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山东省青创团队等省级荣誉,培养了省级教学名师、交通大工匠、青年技能名师等优秀人才,让理想信念教育与育人实践同频共振。
典范引领,构建师德培育体系。团队负责人李勇同志是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,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党建工作,坚持党建引领和“三全育人”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立教,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教学名师、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等荣誉,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;注重思想引领,凸显业务引领,辐射带动其他教学团队获山东省教师教学团队4个,高连江等师德典型,涌现交通运输部“吴福振华”教师奖、山东交通大工匠等13位典范,构建交通强国育人引擎。
匠心筑梦育匠才,立德树人为根本
守正创新,产教融合协同育人。团队深入挖掘新时代交通运输领域伟大变革案例,凝练行业“三种精神”,将“政治认同、精益求精、勇于创新、挺膺担当”精神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,培养全国劳动模范陈爱萍、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王绪等杰出人才,培育“齐鲁后备工匠”73人。牵头成立全国汽车智能高端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与潍柴、豪迈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、共施现场工程师、订单培养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,近五年,6000余名毕业生扎根潍柴、比亚迪等民族汽车品牌贡献“交职力量”。
深耕课程,夯实育人生态根基。团队躬身教学一线,紧跟汽车产业发展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,主编教材26部(其中获评国规教材11部),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6个、省级优质课程13门,为精准化育人筑牢资源根基。深耕课程建设与教改,探索“能力导向、个性化培养”模式,深挖专业教学思政元素,完成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8项,精准破解教学痛点难点。获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、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6项,打造了“立德树人、厚基强能、创新育匠”特色育人品牌,学生获国赛一等奖15项,省级以上双创大赛获奖18项,彰显卓越教学成效与人才培养实力。
科研攻坚破壁垒,科教融汇促产业
平台聚力,赋能产业升级。团队聚焦交通强国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,围绕汽车制造、检测、中试等关键环节,联合宝马、潍柴等头部企业,牵头建立山东省车辆智能装备新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。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难题,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,开展“商用车整车总装下线自动检验检测系统开发”等31项科研项目,提供“智慧绿色港口智能拖轮控制系统”等22项技术服务,以创新赋能产业发展。发挥智库作用,完成国家汽车职教发展报告、市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,撰写服务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建议,支撑政府决策。
科研攻坚,促进产教互融。团队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,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需求,开展应用研发与成果转化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,其中10项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,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;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,发表论文75篇,85项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实践项目,实现科研与育人双向赋能。
职教出海,贡献中国标准。团队积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成立中非班▪墨学院,为刚果(布)提供技能人才培训,输出坦桑尼亚新能源汽车职业标准。通过优化课程、强化师资培训、招收留学生及合作办学,多层次参与职教国际化,助力学校入选国家级“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,打造“职教出海交职品牌”,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向世界。
躬身为民显初心,深耕乡土谋发展
响应号召,绘就实践育人新篇。团队成员听从组织召唤,对口支援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、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汽车专业建设,助力边疆院校实现“五金”建设新突破。依托综合交通实训基地开展“职普融通示范日”等活动,为中小学生搭建职业认知桥梁,激发交通事业情怀;“爱在汽车”社会实践品牌深入社区,开展“爱心修车”等实践活动200余次,服务逾3万人次。成员承担省教科院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、国赛汽车技术赛项专家等工作,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及省教学指导方案7个。构建“认知-模拟-实战”三阶赋能双创教育体系,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服务,形成“学校-企业-社会”育人闭环。
平台赋能,激活产教融合动能。紧扣国家战略部署,主动融入区域经济,牵头成立全国汽车智能高端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开展技术与人才需求研究。依托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和山东交通工匠学院,开展国、省培项目8期,为全国汽车专业培养了200余名骨干教师;面向企业员工、农民工等开展汽车新技术培训,助力1.7万余名汽车产业工人技能提升。转化成果10项,助力企业年增收1200余万元,开发《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规范》等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,服务汽车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未来,团队将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遵循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,聚焦教师专业发展,以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、国家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和行业企业培训基地为支撑,打造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工匠之师,形成建设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样本,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双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。
筑梦交职,师者如光